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罗甸县人口民族概况

罗甸县人口民族概况

关键词:罗甸人口。罗甸民族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罗甸县地处黔桂两省(区)结合部的高原千岛湖畔,辖26个乡镇273个行政村(社区、居委会),总人口34万人,是一个以布依族,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。县城距省会贵阳166公里,距州府都匀187公里。

    一、布依族

    布依族是罗甸的土著民族,也是罗甸县的主要少数民族,它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 65% 。一般村寨一个姓氏,有的两三个姓氏聚居,多民族居于一寨的较少。房屋建筑依山重叠而建,排列有序,座落有向。独具特色的是,布依族村寨都有水井、古树、山林,翠竹、香、芭蕉等果林环绕村寨,环境优美。

    罗甸布依族妇女服饰,上装多是青布右衽大袖 (7 至 8 寸 ) 。衣服的托肩边缘和衣袖绣有花边或镶花边栏杆。衣长距膝至对,下装为青布便裤,大裤脚,裤脚绣花或镶花边栏杆。尖头花鞋 ( 亦称搬尖鞋 ) 鞋尖、鞋面均绣花。头发梳妆,一根长辫,扎红绿线,小姑娘花辫拖背,青年妇女发辫绕头,头包折叠整齐的青帕或花格帕子,穿绣花围腰,中年妇女发辫绾发髻于脑后,马尾编织发网罩发髻,插玉簪或竹簪,不再穿绣花鞋和戴花围腰。老年妇女的服饰比较随便,包头帕不折叠,不佩戴任何首饰。解放后,妇女的服饰变化较大,现在边远地区,个别年龄大的妇女保留栏杆衣裤外,其余都放弃花边栏杆服饰和尖头花鞋。

 

一年之中,罗甸布依旗节日有:大年、 正月十五 、了年节、清明节、三月十三 ( 或三月三 ) 、牛王节、四月八、五月五、六月六、七月半、尝新节等节日。除了三月十三 ( 或三月三 ) 、七月半为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外,其他节日和汉族基本相同,只是文化娱乐、食品有别而异。

     三月十三 ( 或三月三 ) 是罗甸布依族的传统节日。此节到来的前两天,家家上山采摘染饭花、紫叶和嫩枫香叶,碓舂茸加热水.置桶浸泡数小时,同时将苏木、染饭花、紫叶加工煮熟。滤去其渣,使用其水各泡糯米,节日上午,将蒸成黑、黄、紫、红、白,即成五色糯米饭。有的地方买肉杀鸡,有的地方杀狗分肉,备办丰盛酒菜祭祖宗,休息一天,周边亲戚朋友前来作客。宴请客人吃饭,有的上坟山“挂青”,有条件的地方青壮年上山打猎,下河打鱼,少年男女要打枫香叶毽,家家门窗挂柳叶,从头上插枫叶,戴柳条,表示缅怀亲人,井有驱虫之效。

    据传该节日来历有三,其中之一是:从前有位布依青年,给皇帝当卫士,一次出发攻敌,大队人马己带干粮前行,皇帝和卫士追赶不上大队,皇帝饿得不能行走,卫士无计可施,终想出个办法,把自己臀部肉割烧给皇帝吃。皇帝填饱肚,就对卫土说:“打完仗后,天下太平,我给你授最大奖.”可是仗打完了,天下太平啦,皇帝成天吃喝玩乐,不给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授奖,仍叫卫士天天守门。卫士气愤辞去守门,到深山野岭中去,以一棵数人抱的空枫香树为房,猎畜兽为生。曾在战场上立功的将士见此后,也纷纷离去,几乎无人守城.皇帝见事不妙,就派人去找卫士回来授奖。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卫土,最后去找卫士的人在 3 月 13 日 这天把树林烧了,方发现卫士被烧死在大枫香树里。皇帝得知后,非常难过,下命给卫士追补记功并授奖,给他做道场,命 3 月 13 日 这天为纪念英雄卫士日,皇帝和境内人民戴柳叶、枫香叶表示纪念,于是 3 月 13 日 便成为传统节日。

    七月半是布依族的第二大节日,一般休息 3 天, 农历七月十三 开始推豆腐,杀猪或买肉,制作“搭梁耙”。搭梁粑的制作:用紫叶水泡糯米磨成浆后“吊浆”后用芭蕉叶包为两个相连的粑耙,馅子用糖、肉、芝麻、花生、黄豆粉等。十四日为节日,早上家家蒸搭梁耙,杀鸡备办丰盛酒菜祭祖,上午合家吃团圆饭,下午姑娘前来拜“年”,晚上每户都要在堂屋中为祖先焚烧香纸。 15 日晚上,各家在院坝插香,一路插成一条香龙,一直插到寨边,俗称“路香”。

    罗甸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聚集而居。目前,布依族的住房大多是平房和现代楼式平房。但传统的“杆栏”式建筑为布依族先民住宅。其以原生树木为骨架搭建而成,人住树上,周围地面以围栏围起来作牲畜栏。《壮史·南僚传》说:“依树积木,以居其上,名曰干阑”。《旧唐书·南蛮传》载“人楼居,梯而上。”到了宋代则是“上以自处,下居鸡畜”,明代邝露《赤雅》曰:“人栖其上,牛羊、牲畜其下。”

    吊脚楼。吊脚楼由内杆栏式住房发展而来,“吊脚楼”分前后上下两个部分,后部分的基脚以山岩为起点建平房,前半部则立柱搭半板与后部相连,形成楼房,下层作牲畜栏兼堆放农具,中间有一楼与上层正中堂屋相通,上层两边是卧房,织布机房,或堆放杂物,有的在侧角另起畜栏,此类建筑在我县南部的许多边远村寨依然可见。

    婚姻。布依族婚姻,自古实行一夫一妻制,婚姻缔结有一套繁琐的过程。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:相亲、提亲、要“红鸡蛋” ( 也叫“放大媒” ) 、“要八字” ( 又称要鸾书 ) 、报婚期、结婚、拜堂、回门等。

    二、苗族

    苗族是罗甸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,在全县 26 个乡镇都有分布,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,在与其他民族长期交往和融合中,形成了悠久的民族风情。

罗甸的苗族人民普遍称“蚩尤”为自己的先祖。 “蚩尤、九 黎之 君”、“三苗、九黎之后也” ( 《国语·楚语》 ) ,“苗者,三苗之裔。”“南蛮”是对被驱奔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“三苗”的辱称,属三苗的一个支系。三国时期郡就有“蛮”民。当时“谈指” ( 即今罗甸 ) 属郡所领七县之一,早就有苗族先民在红水河两岸繁衍生息。《黔南职方识略》卷九,苗蛮门“谓赤帝取赤水之子所沃,生炎居;赤水即罗斛 ( 今罗甸 ) 红水河,在《山海经》卷六《海外南经》谓苗国在赤水东之说,尚属相符,是苗族入黔在黄帝时代以前矣”。资料表明,罗甸的苗族世居红水河畔,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,故而民间传说,蚩尤的妻子是红水河畔的姑娘。

    苗族的发展史,是一个不断被杀戳而被迫大迁徒的血泪史。罗甸境内,除红水河一带苗民定居历史久远外,迁徒总的可分为二路:一是由北而南,即鄂、湘黔、桂和川、黔、滇, “苗人……古之三苗,自涿鹿战后渐次向南群居,以滇黔为最多”,二是由东到西,即湘、赣、黔、 滇,从两湖而来。“苗人,其先由湘入黔,由黔入滇,其来久有”“今三苗族夷家多自称为江西籍,祖先由江西而来,似为信史也。”

    罗甸县境内苗族,逢亭白家坡、纳坪支系的苗族称他们祖先由贵州桐梓县迁徙而来;边阳拉来寨支系苗族由长顺、惠水、紫云而来;平岩支系苗族由江西而来。在罗甸境内定居已几十代人了。

苗族服饰。罗甸苗族服饰,男服饰大体相同,女服饰大体为三种类型。平岩、董架、田坝等地区基本相同,一般上装圆领无纽扣有花边青布,短袖过手弯 3 寸,口有花边,下装青布花裙过膝盖,以白布裹扎小腿,头发短少者添假发倌成螺丝壳形,用银钗纤鬓, 1 寸宽花边裹领,佩戴 3 至 7 根银项圈,属同一类型;董王油捞、木引、摆龙、栗木、深井等地服饰大体相同,属同一类型;纳坪、逢亭、罗苏、罗暮等地服饰大体一致,妇女上装为白色无领无纽扣花边右衽衣,花边袖短过手弯对,另有白布假袖至手腕,腰系白绣花腰带 ( 宽 2 厘米 ,长约 7 米 ) ,背后腰系一块 8 寸见方绣花肩布,下装为自布衣百褶红绿花边裙,裙长过膝盖。用白布自绣花带 ( 宽约 3 厘米 ,长 6 米 ) ,裹小腿,头发短少者添以假发,盘髻成螺丝形,插有银钗向右倾,佩戴 3 至 7 根银项圈,耳佩银钩大耳环,头戴银炮花。

  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苗族男女服饰都有了很大变化,基本上已普着汉装,只有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才穿民族服装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基本概况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